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第一响礼炮划破长空,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开启。我坐在电视机前,与亿万中国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80响礼炮轰鸣,222名国旗护卫队员的脚步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上的抗日战士身影交汇,历史与现实完成了跨越八十年的对话。
当国旗护卫队官兵迈出第一步,铿锵有力的正步声通过屏幕清晰地传来,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我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心底升起,冲上眼眶。长安街上受阅官兵目光如炬,每一步都踏得地动山摇,屏幕之外,我握紧双手,仿佛能够感受那脚步传递出的力量与信念,这不是普通的步伐,这是一个国家不断强大的足音。
徒步方队迈出了“复制粘贴”式的整齐排面,摆臂同高、落脚齐响,13个徒步方队代表了祖国现有建制的各个军兵种力量,方队人员来自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单位官兵,以及抗日根据地所在省份的民兵,体现出对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弘扬。装备方队更是展示了国家科技强军的成果,27个装备方队气势如虹,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隆隆驶来。此次参阅的众多新型武器装备中首次亮相的占比很大,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首次对外展示。空中梯队惊艳亮相,26架直-19武装直升机组成“80”字样,3架直-8L运输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7架教练机在空中划出14道彩烟,象征着14年艰苦抗战的历程和对14亿中华儿女的祝愿。
当屏幕里7架教练机划出绚丽彩烟,屏幕外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不禁让我想起那段峥嵘岁月。1949年开国大典时,我们只有17架飞机,因为数量太少,周总理只能下令让飞机飞完后绕个圈再飞一遍。从“万国造”到中国造,从“飞机飞两遍”到大国重器震撼登场,阅兵场上的变化清晰记录了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国家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和工业强国的足迹。
那位颤巍巍敬礼的老兵湿润的眼睛里,倒映着今日中国的辉煌。从1945到2025,八十载风雨兼程,中华民族终于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这脚步,是一支军队走向世界一流的足音;这脚步,是一个民族迈向复兴的征程。长安街上的铿锵正步渐渐远去,但那股力量仿佛已透过屏幕,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这场阅兵不仅是军威的展示,更是国家实力、民族自信和国泰民安的象征,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维护和平、捍卫正义的坚定决心。
和平来之不易,那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这场阅兵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先辈们、对烈士们的敬礼,激励我们每个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源管理分kaiyun开云(中国))
撰稿:李方艳
单位负责人:于广华
校对:房金鹤
责任编辑:孙小玲